时间:2025-10-01 阅读数:0 作者:国际部
9月25日下午,北外新华国际高中部各教室秩序井然、创意涌动,“指尖非遗,艺韵校园”传统工艺DIY系列活动如期开展。国际高中部全体学生参与,通过漆扇绘制、刮画创意、竹编灯笼制作三大模块沉浸式体验传统工艺。
漆扇DIY模块以“绘扇承雅,漆韵流芳”为核心,按“文化导入—技法教学—动手创作”流程展开。文化导入阶段,指导教师李祉祺借PPT梳理漆扇历史:从汉代团扇形制到唐代折扇演变,从苏州檀香扇的精巧到广东象牙扇的地域特色,还结合“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”的古诗词,引导学生体悟文化意境;同时展示花鸟、山水、卡通等风格成品漆扇,助力学生理解构图逻辑。 技法教学中,教师详解扇骨、扇面、丙烯颜料等材料用法,重点示范调色(渐变色过渡、撞色协调)与线条勾勒(细笔勾轮廓、粗笔填色块)技巧,针对“颜料晕染”“扇面褶皱”等问题现场演示解决方法,并建议学生先画草稿小样。动手创作时,学生分组领材料,自主设计扇面——既有祥云、牡丹等传统纹样,也有动漫角色、校园场景等现代元素,教师巡回调整构图与色彩。作品完成后,均标注姓名与班级,通风晾干待展示。
刮画创意模块围绕“刮绘童趣,点亮想象”开展。趣味导入环节,教师手持刮画纸与刮画笔现场演示“刮出隐藏图案”,直观讲解刮画原理(多层涂色覆盖,刮除表层显底色),引发学生兴趣。基础教学时,示范刮画笔握法(参照铅笔握姿)及技巧:轻刮出细线、重刮出色块、尖头刻细节、圆头处理大面积,还展示虚线、实线、渐变底纹等效果。 学生领材料后自主创作,内容涵盖星空、校园场景、奇幻故事等,教师兼顾安全监督与创意引导。创作完成后,组织“刮画小展览”,学生上台介绍作品理念,教师逐一给予肯定,有效增强学生自信心。
竹编灯笼DIY模块以“竹编巧艺,灯笼寄情”为主题,先由教师结合图片与视频科普:传统竹编灯笼的古代照明功能与节日寓意,竹编工艺的传承价值,同时展示校园主题灯笼样品。 分步教学分两阶段:第一阶段搭建骨架,示范挑选粗细均匀、无毛刺的竹条,用棉线缠绕打结固定(禁用热熔胶枪防烫伤),讲解六边形、圆形等对称结构要点;第二阶段装饰组装,指导学生裁剪刮画纸粘贴灯笼侧面,演示电池灯串使用方法,强调“竹条防划伤”“灯串远离水源”的安全事项。 学生动手制作时互帮互助,教师及时解决骨架松散、粘贴不平整等问题。作品完成后,各组派代表展示灯笼并阐述理念(如“绘校园教学楼,愿节日点亮校园”),集体点亮灯笼的环节更营造出温馨文化氛围。
活动结束后,优秀漆扇、刮画、竹编灯笼作品将陈列于国际高中部走廊,活动精彩瞬间与作品同步收录存档。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学生课余生活,更让非遗文化以“可触摸、可创作”的形式进校园,助力学生提升动手与审美能力,深化对传统工艺的认知。未来,国际高中部将持续推进“非遗进校园”活动,让传统艺韵浸润校园,推动非遗传承。
文字:周菂
审核:张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