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星映初心,照我育新苗 — 北外新华学校“红星照我去战斗”主题演讲比赛作品展播

时间:2025-09-11     阅读数:0      作者:党团建设

肖娜,女,本科,中共党员,初中物理教师,备课组组长。教学实践成果显著,曾获区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,致力于打造更富活力、更有深度的物理课堂,助力学生夯实物理基础,发展科学思维,培养科学素养。





当党徽在胸前熠熠闪耀,入党时的铮铮誓言便又一次在耳畔回响。我常想起那些耕耘在教育一线的日日夜夜——目睹过迷茫与渴望,也见证过坚定与成长。这颗红星,不仅曾照亮革命路上的万水千山,更应在今天这片教育的热土上,指引我们播撒思想的火种、点亮心灵的微光。


去年冬天,一位母亲在我办公室掩面痛哭。她读初二的儿子,因为一次月考失利,砸碎了家里的书桌,嘶喊着“活着没意思”。那一幕,深深烙在我心里。从教十余年,这样的故事我并不陌生。我曾用刷题的方式将班级平均分提高了整整二十分,却听见学生悄悄交流“怎样装病才能逃掉晚自习”;我也见过家长含泪说出“爸妈砸锅卖铁都是为了你”,却没发现孩子紧紧攥住的画纸上,藏着一个不敢声张的画家梦。这一切,仿佛一张越收越紧的网,让教育偏离了“育人”的初心。


作为一名物理教师,也是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母亲,我不断追问:我们这一代教育者,育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?


直到我重新打开党史,答案渐渐清晰。长征途中,红军战士在马背上识字,以“革命理想”为课本;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,让学生走进田间,践行“生活即教育”;徐特立在延安窑洞里,教孩子们用算盘计算军粮、用树枝绘制地图——原来党的教育传统,从来不是制造“答题机器”,而是培养有血有肉、有理想有能力的建设者。


陶行知先生说:“教育是给人戴一副有光的眼镜,能明白观察。”这句话点亮了我。我开始尝试,让红色的教育理念在今天的教室里真实地生根发芽。


于是我做了三件事。


第一件,是“作业减法”。我不再盲目依赖练习册,而是亲手筛选题目,用彩笔标注“必做”“选做”和“挑战”,还在题旁写下思考提示。当物理作业从三十道减至十道,并分设ABC卷(A卷基础、B卷拓展、C卷创新)时,那个总在课上睡觉的男生,竟在C卷末尾画了一幅“永动机草图”——虽原理不通,却闪烁着可贵的创造火花。


第二件,是“积分革命”。我废止了冰冷的“扣分制”,自备了一套烫金国潮积分卡,印着“长征火箭”“中国天眼”等图标,承诺“每提出一个问题、每解出一道创新题,就奖励一张”。一个从不交作业的女孩,用两周积分换走了我准备的凸透镜模型。她在周记里写道:“原来物理不是冷冰冰的公式,是可以摸得着的望远镜。”


第三件,是“户外课堂”。春天测风速,夏天做太阳聚焦实验,秋天收集落叶研究压强,冬天去雪地里体验摩擦。党史告诉我,真正的教育不在死记硬背中,而在让知识成为一束照亮现实的光。


 当我看着学生用可乐瓶做出的潜水艇成功浮起,当我收到毕业生寄来的自制望远镜照片,那一刻我忽然明白:那颗曾照亮长征路的红星,如今正映在每一个孩子发亮的眼眸之中。


这,就是我的回答。


这,也是一名党员教师永不偏移的初心。


学校地址:
安徽 · 阜阳 颍州区清河街道办事处三清路99号

招生电话:0558-3997777

联系邮箱:fybwxh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