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牛津学霸遇上北外新华少年:一场跨越山海的青春对话

时间:2025-07-30     阅读数:0      作者:中学部

七月的北外新华校园,梧桐浓荫里藏不住少年们的雀跃。来自英国牛津的学霸代表团,携手清华附中、香港名校的师生们,踏着盛夏的热浪组团来访,与初中部学子开启了为期三天的深度交流活动。这场跨越山海的相遇,注定要在青春的纪念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


初见:以微笑打破距离,用热情连接彼此

交流活动的启动仪式上,北外新华的同学们用精心排练的中英文双语欢迎词拉开序幕。当牛津学霸们用略显生涩的中文说着 “你好,很高兴认识你”,当清华附中学子分享着备战学科竞赛的经验,当香港名校的伙伴们展示着融合中西的创意手作,原本陌生的面孔在阵阵掌声中逐渐熟悉。

破冰环节的 “文化拼图” 游戏成了全场焦点:北外新华学子用毛笔写下 “友” 字赠予国际伙伴,牛津学霸则带来了牛津大学图书馆的复刻书签,香港同学的粤语童谣与清华附中的民乐演奏奇妙共鸣。不同的语言、各异的文化,在少年们的笑容里化作同一种热情 —— 对未知的好奇,对友谊的向往。


深耕:课堂内外的思想碰撞,学科之间的跨界对话

三天的交流中,课堂成为了思想交锋的主阵地。牛津学霸主导的 “批判性思维工作坊” 里,同学们围绕 “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” 展开激烈辩论,北外新华的张同学引用《论语》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 反驳 AI 伦理争议的观点,赢得满堂喝彩;清华附中学子带来的 “趣味物理实验课” 上,香港伙伴们用粤语解说实验原理,内地学生的普通话回应无缝衔接,科学的魅力在语言的交响中愈发清晰。

课余时光同样精彩,四校学子用中英双语分享各自的成长故事;绿茵场上的友谊赛不分国籍与校别,传球间的默契早已超越语言障碍;傍晚的星空论坛上,大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未来理想,从 “想成为人工智能工程师” 到 “要守护传统文化”,不同的梦想在夏夜的晚风中碰撞出璀璨火花。



离别:暂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

“这三天让我明白,我们虽然来自不同地方,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的热爱是一样的。” 初中部同学在日记里写道。而交流的高材生们说:“北外新华的少年们让我看到了中国青春的力量,期待未来在名校的校园再相见!”


微信图片_20250730173424


三天的时光很短,短到不足以穷尽所有话题;但青春的联结很长,长到能跨越万水千山。当离别化作下一次重逢的约定,这场跨越国界与校际的交流,早已在少年们心中种下理解与包容的种子。未来,北外新华将继续搭建更多交流平台,让青春在多元碰撞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。


文字:李婷

审核:杨大鹏

学校地址:
安徽 · 阜阳 颍州区清河街道办事处三清路99号

招生电话:0558-3997777

联系邮箱:fybwxh@126.com